氣候法三讀 排碳大戶最快明年徵碳費

立法院昨(10)日三讀通過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》修法草案,並更名為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明確將2050淨零排放入法,並建立碳費徵收機制,最快2024年將針對至少287家排碳大戶徵收碳費,而減碳有成的企業,則可申請適用優惠費率。

環保署昨日也特別向國內10萬家中小企業喊話,多數中小企業排放量遠低於2.5萬噸排碳大戶門檻,不會在首波碳費徵收範圍。

環保署表示,氣候法子法約有30多項,其中有12項列為優先,會力拚在上半年完成訂定或修訂,包括碳費徵收辦法、減量額度交易相關辦法、事業取得自願減量額度管理辦法、碳盤查登錄管理辦法等。

此次修法為溫管法史上最大規模翻修,歷經多次討論及協商,雖各黨意見逐漸收斂,但最後仍有八條文保留,昨日在立法院會表決,通過民進黨團修正動議,多數條文大致與政院版本差距不大。

其中又以碳費機制、碳費優惠費率最受關注。碳費方面,政院版原本擬由環保署訂定碳費徵收費率,但民團、立委擔憂過程不夠公開透明,經歷次討論,昨日通過條文針對未來費率訂定,將設置費率審議會。

至於徵收對象,環保署表示將「從大到小」,至於初始要「多大」,除287家直接排碳大戶外,是否擴及其他對象,接下來會持續討論與溝通。

另外針對碳費優惠費率,原本政院版條文遭立委質疑空白授權,昨日表決通過民進黨團所提修正版本,規定碳費徵收對象應轉換低碳燃料、採行負排放技術、提升能源效率、使用再生能源或製程改善等減碳措施,才可申請適用優惠,將條件具體化。

此次修法也納入台版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;同時也擴大碳盤查量能,並建立分級管理;在碳交易設計上,以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先行,不將其視為金融商品,但未來在交易操作上,由於涉及金流,會與金管會合作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7307/6901637  經濟日報